眩晕疾病篇之前庭性偏头痛

前庭性偏头痛(VM)是临床常见的具有遗传倾向的以反复发作头晕或眩晕、可伴恶心、呕吐或/和头痛为症候的一种疾病。前庭性偏头痛整体患病率高达1%,是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之后,引起反复发作性眩晕的第二大常见原因,在眩晕疾病谱中约占比10%左右,而其诊断率却较低,误诊率最高可达80%。

流行病学

前庭性偏头痛以女性为主,其男女比例为1:1.5-5,且可于任何年龄发病,女性平均发病年龄为37.7岁,男性为42.4岁。在多数患者中,偏头痛出现于确诊VM之前。儿童期良性发作性眩晕有可能是VM的早期表现,6~12岁儿童的发病率约2.8%。绝经期女性发病时往往仅有眩晕而不表现出头痛情况。

临床表现

头痛与眩晕首次发作出现的先后顺序不固定,多数患者头痛早于眩晕数年出现,部分偏头痛与眩晕发作始终相伴,少数眩晕起病早于偏头痛,极少数患者整个反复眩晕或头晕发作病程中无头痛症候。不伴先兆的VM更为常见。

1.症状

(1)前庭症状的形式:VM的前庭症状主要为发作性的自发性眩晕,包括内部眩晕(自身运动错觉)及外部眩晕(视物旋转或漂浮错觉);其次为头动诱发或位置诱发性眩晕或不稳,部分病人可表现为视觉性眩晕或头晕。

(2)前庭症状的持续时间:多数发作时间为数分钟到数小时,很少超过72小时。每次发作时间少于5分钟、小于1小时以及24小时的比率,分别约占18-23%,21.8-34%,21-49%,但也有少数病人单次发作的时间小于1分钟,需与BPPV相鉴别。

(3)与头痛的关系:眩晕发作可以出现在偏头痛发作之前、之中或之后,部分病人甚至没有偏头痛发作。

(4)其他症状:畏光惧声在VM发作期的发生率相对较高,约有20%-30%的病人出现耳蜗症状,听力损害多为轻度且不会进一步加重,其中约20%的病人双耳受累。约半数VM病人合并不同程度的焦虑等,精神心理障碍与VM互相影响,可导致病情迁延不愈。

2.体征

在VM发作间期,病人多无相应的异常体征,常见的眼球运动异常是中枢性位置性眼球震颤。

3.发作的诱因

睡眠剥夺、应激、不规律饮食、暴露于闪烁光线或异味等刺激以及女性月经等因素可诱发眩晕发作,食物和天气变化也可诱发症状发作。

鉴别诊断

诊断

治疗

(1)急性期药物治疗:VM急性期治疗的药物主要是曲坦类药物。

(2)预防性治疗的主要药物包括钙离子拮抗剂(氟桂利嗪),抗癫痫药物(托吡酯、拉莫三嗪、丙戊酸),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和美托洛尔),抗抑郁药物(阿米替林,文拉法辛,去甲替林)等。

扫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smuo.com/zcmbzl/103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