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与骨密度的关系

作者:朱丹,靳珏,钱文忠

特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一种由于体位或头位改变所诱发的、以反复发作的短暂性眩晕伴有或不伴有特征性眼球震颤为表现的外周性前庭疾病,在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病,在所有眩晕疾病中约占20%-30%。特发性BPPV一年及终生的患病率分别为1.6%和2.4%。目前BPPV的病因和病理生理学尚未完全阐明。约50%-97%的BPPV病因不明,这一类BPPV也为特发性BPPV。部分BPPV可继发于头外伤、前庭神经炎、突发性耳聋、梅尼埃病等。多种原因导致椭圆囊中的耳石脱落,脱落的耳石漂浮到半规管从而诱导内淋巴液流动,从而产生眩晕。耳石主要由碳酸钙和有机物质组成,类似于人体骨组织,包含99%的钙离子。大量研究显示,钙代谢障碍和维生素D缺乏可能与BPPV有相关性,但这些研究未达成共识,结果一直存有争议。有研究表明骨量下降即骨质疏松患者的BPPV的患病率越高,而其他研究报道显示骨代谢与BPPV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BPPV与骨质疏松共存只是一个巧合。本研究主要通过分析特发性BPPV患者的骨密度特点,进一步证实特发性BPPV与骨密度的相关性,为特发性BPPV的治疗与预防进一步提供理论依据。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取年1月至年5月在我院神经内科就诊且符合诊断标准的49例特发性BPPV患者,设为观察组,男性19例,女性30例;年龄(65.66±10.90)岁。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无头晕及眩晕病史的54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29例;年龄(65.11±6.15)岁。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①初次发病;②符合《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和治疗指南()》中的BPPV诊断标准,即相对于重力方向改变后出现反复发作的、短暂的眩晕或头晕(通常持续时间不超过1min),体位诱发试验(Dix-Hallpike及Roll试验)阳性及出现特征性眼震,排除其他原因的眩晕。

排除标准:①继发性原因所致眩晕,即继发于其他耳科及全身系统性疾病(包括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前庭性偏头痛、特发性突聋、中耳炎、上半规管裂综合征、迷路炎、体位性低血压、中枢性位置性眩晕、头部外伤、后循环缺血及精神心理性眩晕等);②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或抗骨质疏松治疗者;③有重要器质性疾病者;④应用耳毒性药物者;⑤手术(中耳内耳手术、口腔颌面手术、骨科手术等)后患者;⑥缺乏合作意愿者。

方法:采用双能X射线吸收法(DXA)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手腕部骨密度测定。骨密度测定结果以最低T-Score(T值)来表示。T值=(测定值-骨峰值)/健康成骨密度标准差。根据国际卫生组织T值标准将诊断结果分为三类:①骨量正常为T值≥-1.0个标准差;②骨量减少为T值在-2.5~-1个标准差;③骨质疏松为T值≤-2.5个标准差,并有脆性骨折病史。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研究对象骨密度分布情况、不同性别研究对象的T值、不同年龄段女性的T值。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X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表示,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研究对象骨密度分布情况比较观察组的骨密度异常率为93.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两组不同性别研究对象T值比较观察组男性(n=19)T值为(-2.52±1.50),对照组男性(n=25)T值为(-2.30±1.4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P>0.05)。观察组女性(n=30)T值为(-2.52±0.89),对照组女性(n=29)T值为(-1.55±1.4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P<0.05)。

两组不同年龄段女性T值比较根据绝经期年龄将女性分为≤49岁(非绝经期女性)和49岁(绝经期女性)。对照组≤49岁女性2例,50-69岁女性17例,70-89岁女性10例,T值依次为(-1.58±0.67)、(-1.74±1.29)、(-2.29±1.28)。观察组≤49岁女性3例,50-69岁女性18例,70-89岁女性9例,T值依次为(-1.74±0.78)、(-2.80±1.20)、(-3.12±1.08)。两组非绝经期女性(≤49岁)的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P>0.05)。观察组50-69岁女性的T值低于对照组(t=2.,P<0.05)。观察组70-89岁女性的T值低于对照组(t=2.,P<0.05)。

●讨论

BPPV是一种最容易引起眩晕的前庭周围性疾病,其按病因分类可分为特发性和继发性,在临床上就诊的大多数为特发性BPPV。有研究报道,骨质疏松症人群发生BPPV的风险较骨量正常人群高达1.82倍。同时有研究发现,在特发性BPPV患者中,50-70岁的中老人妇女发病率较高,且随着年龄增大,骨质疏松的发病率也增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骨密度异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男性与对照组男性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女性与对照组女性T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差异的主要来源为女性。大量研究表明,围绝经期女性的特发性BPPV发生率较高,这可能与围绝经期女性体内激素的改变,从而影响全身甚至内耳钙代谢有关。基于以上研究结果,且依据年全国绝经期妇女健康调查协助组调查结果,本研究将女性分为非绝经期女性与绝经期女性(年龄分别对应≤49岁、49岁),然后进一步又将绝经期女性按照年龄细分为50-69、70-89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50-69岁女性的T值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70-89岁女性的T值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特发性BPPV绝经期女性患者较易出现骨量低下、骨质疏松,这与Talaat等的研究结果一致。另有研究报道,有些药物(如钙制剂)可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同时有助于防止BPPV的发生和复发。

目前国际上对特发性BPPV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无统一的认识。多数学者认为特发性BPPV的发生与耳石有密切的关系。在涉及老年老鼠的一项研究发现,骨代谢异常老鼠体内耳石的密度明显下降,解剖后可发现耳石出现形态学变化,耳石出现裂缝、凹陷甚至分解成无数碎片。耳石主要由碳酸钙及有机物质组成,故钙代谢在耳石的吸收和合成过程中至关重要。绝经期女性较非绝经期女性特发性BPPV的发生率高,可能与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有关。雌激素通过与其受体结合,影响破骨细胞的骨重吸收和成骨细胞的骨形成。由于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雌激素受体的减少,导致骨吸收大于骨形成,使骨密度降低,最终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由于骨质疏松,钙代谢异常引起耳石在内淋巴液中的吸收从而最终导致耳石症的发生。因此,随着年龄增长,由于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比例增加,BPPV的发病率也明显升高。最近一项调查研究表明,低水平的25(OH)-D3与BPPV的发生和复发有密切的联系。维生素D缺乏可能会间接影响体内钙的平衡从而导致钙流失。同时维生素D的缺乏也会影响内耳循环钙的稳态和减少钙的吸收,最终导致耳石的结构破坏。

综上所述,特发性BPPV患者的骨密度异常率较高,且绝经期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体内钙代谢异常,BPPV的发生率更高。但因本研究样本量较少,特别是绝经期女性的样本量,结果有待更大样本研究来证实,并进一步从骨代谢的角度来阐述BPPV的病理生理和预防。至于BPPV患者能否通过补钙、补充维生素D来促进体内钙的吸收来改善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从而降低其复发率,也有待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来源: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smuo.com/zcmbhl/103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