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山医院南院急诊科365天不打烊记

12名医生,15名护士,2台院前急救救护车,1台负压救护车,医护人员年龄普遍“35+”,承担着院前急救、院内抢救、全院危重病人转运、门诊手术室、输液室、换药室等繁重的日常工作,完成了单月高达起的救护车出诊任务,最高时,单日出诊量就是27起。

医院南院急诊科,烟台市区南部最繁忙的急诊科室,一个天“不打烊”记录人生百态的地方……

烟台好人默默救助不留名

10月27日上午9:37,医院南院急诊科抢救室内,三张病床把不大的抢救室占用得满满当当。

“大哥,你叫什么名字?”“我叫什么名儿?我想不起来。”“那你家是哪儿的?”“不知道呀!”……护士刘洪丹一边快速给患者输液,一边和他聊着天,“那你怎么来的呀?”患者指指站在一边的工友,说:“我认识他,他带我来的!”工友告诉记者,俩人在同一个工地干活儿,头一天患者躺了一天没干活儿也不搭理人,“今天上午,我们正走着路,他突然说自己什么都不记得了!”

隔壁床上,一名86岁的老人安静地躺在那里,瘦弱的身躯被厚厚的被子掩埋着,子女告诉记者,老人摔断了髋骨,由于过度瘦弱,当地不敢动手术,所以只能转运到医院南院求助。匆忙说着,家属已办完手续,将老人推出了抢救室,准备住院手术。

靠门的病床前,一位50多岁的男士在床边迟疑地探头探脑,“今天上午和一辆汽车相撞的是不是你?”他问着床上的中年女子。男士是上午车祸的目击者,也是报案人,“我下楼丢垃圾时,正好看见这个妇女骑电动车逆行,和一辆SUV撞一起了!”他赶紧上去扶人,但是女子头部出血浑身发软,扶了半天也没扶起来,后来,救护车来了,警察来了,SUV车主去了事故中心,慌乱之后,只剩女子被撞坏的电动车孤零零留在了事发现场,“我一看没人管这辆车了,我就顺手找地方把车送去修了!又怕这个人找不到自己的车,医院,找到她留个联系方式,等车修好了,好让他们去领车!”好心的大哥不肯留下姓名,只说姓周,就挥挥手离开了抢救室。

救护车单月出诊量高达起

这时,一位82岁的老人被医院。“血糖高,测不出数值,休克血压,考虑感染性休克!”跟随救护车出诊的是南院急诊科主任孔令亭,“在老人家里已经进行了院前急救,路上血压稍有回升,但情况依然不乐观。”孔令亭说,正常人的血糖值一般不超过7,老人血糖高到爆表测不出来,病人意识模糊,也存在酮症酸中毒高渗昏迷的可能,需要马上抢救!

“叮铃铃……”急促的警报声响起,这边正在抢救,那边急救指挥中心下发命令单,一名老人剧烈恶心呕吐需要急救,内科医生吴东升、护士刘洪丹迅速冲上了救护车……

医院南院急诊科,是烟台市医院,南部地区居民集中,中老年居民较多,尤其山区遍布,各种虫蛇咬伤、车祸、坠落等意外伤较多,承担着相对较大范围内患者的急救工作,仅今年8月份,单月出诊量就达到了起,“12名医生,15名护士的班子,承担着院前急救、院内抢救、门诊手术室、输液室、换药室等繁重的日常工作,一个医生要上满24小时才能下班,就连我们急诊科孔主任自己,至今也固定每周有一个24小时值班,和我们普通医生一样跟随救护车出诊。”在救护车上,提起急诊科的现状,吴东升说。

医护人员少、急救患者多,承担的责任重、压力大,从年底调动到南院急诊科以来的3年里,孔令亭几乎没休过班,“3年时间,我们更新了一批急救设备,捋顺了所有急危重症的急诊流程,梳理了所有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每周一次医护培训,无数次的应急演练,就是为了打赢每一场挽救生命的生死战,做到‘战时有我,有我必胜’,让每一个急救患者得到快速有效安全的救治!”孔令亭说。

住校学生日夜颠倒眩晕上网“查病”

正聊着,急救中心又一起警报声响起,某学校一名住校学生打来电话,称自己患耳石症,头晕恶心无法起床需要急救。孔令亭简短交待好抢救室病人的病情后,再次冲了出去。

“我们急诊科,每一名医生护士,都是合格的战士!”路上,他跟记者说,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滚烫的八个字是南院急诊科医护人员的真实写照,“还记得8月份最忙的时候,我们2台救护车马不停蹄在出诊,当时抢救室病人较多,急需医生护士援助,我在我们急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smuo.com/zcmbyy/155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