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循环急性梗死部位与头晕及眩晕关系的研究

主治白癜风疾病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30626/4197040.html

作者:卢新,张媛媛,任平香,于大勇,刘海芳,王茜,徐媛,田雪,姜树军

后循环梗死是指发生在椎基底动脉系统的脑梗死,主要发生在脑干或小脑区域。后循环梗死占全部脑梗死的20%-25%。基底动脉或椎动脉梗死可使患者神经系统功能急剧恶化,甚至导致昏迷或死亡,尤其有头晕或眩晕症状时,发生急剧恶化的概率更大。后循环梗死发生1个月后的病死率为3.6%-11.0%。后循环缺血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头晕、眩晕、恶心、呕吐、头痛或意识改变等。头晕、眩晕、平衡障碍、漂浮感亦是急诊的常见症状,3.2%-4.1%被诊断为后循环梗死。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于有头晕、眩晕症状的后循环缺血非常重要。本研究中,我们回顾性分析例后循环主要部位发生急性梗死后伴头晕、眩晕的发生情况及特点,以期为有头晕、眩晕症状的后循环梗死患者的鉴别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年1月至年12月例于医院神经内三科住院治疗的,经头颅MRI、扩散加权成像(DWI)确定为后循环急性梗死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78例,女44例;年龄37.0-84.0岁,平均(62.0±9.6)岁。纳入标准:发病时间≤3d且经颅脑MRI、DWI平扫均显示有后循环急性梗死病灶。排除标准:意识丧失、痴呆病例。

仪器与方法:采用荷兰飞利浦Achieva1.5TMR扫描仪,8通道标准正交头线圈,患者取仰卧位,将其头部固定于线圈内,行颅脑MR扫描。常规1.5TMR序列:轴面T1WI,TR.71ms、TE15.00ms、TA.37ms;轴面T2WI,TR.34ms、TE.00ms、TA78.88ms;层厚5.6mm,层间距0.5~1.2mm;矩阵×,FOV23cm×23cm。DWI采用自旋回波-平面回波成像序列,TR.23ms、TE98.84ms,矩阵×、在x、y、z轴方向施加弥散梯度,b值分别取0、0s/mm2。

评价指标:采用巴拉尼协会前庭症状疾病分类标准提取患者自述的眩晕头晕类型。眩晕指患者有运动幻觉,头晕指患者有不稳感,但无运动幻觉。

颅脑MR、DWI梗死部位信息提取:单纯、单侧丘脑、中脑、脑桥、延髓、小脑梗死,单纯单侧颞叶、枕叶梗死。以上2个及以上部位梗死,称为多部位梗死。由2名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分别对图像评价及鉴别诊断,意见不一时,由上述2名主任医师评估后再综合意见确定最后结果。由1名放射科科主任医师进行报告分析。

统计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计数资料建立R×C列联表,行X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例后循环急性梗死患者中,75例发生头晕或眩晕;单纯单侧脑桥梗死患者出现头晕、眩晕情况与其他部位梗死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2.,P=0.);其他各部位梗死患者之间头晕、眩晕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4.,P=0.),具体见表1。梗死后头晕、眩晕出现率由高到低的部位排序为:单纯单侧小脑(.00%)、单纯单侧延髓(75.00%)、多部位梗死(73.33%)、单纯单侧丘脑(50.00%)、单纯单侧脑桥(49.12%)。单纯单侧脑桥梗死患者中,脑桥旁正中部位梗死后头晕、眩晕发生率与其他部位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P=0.),见表2。

本组中,脑桥近小脑脚区域梗死伴眩晕,DWI示左侧脑桥小脑脚附近呈高信号(图1)。脑桥旁正中急性梗死,DWI示桥脑旁正中呈高信号(图2)。脑桥背盖部梗死,DWI显示桥脑背盖部呈高信号(图3)。小脑急性梗死,小脑小结梗死伴头晕,DWI示小脑小结呈高信号(图4),小脑中脚梗死伴眩晕,DWI示小脑中脚呈高信号(图5)。延髓区域梗死,延髓左侧背外侧梗死伴头晕,DWI示延髓左侧背外侧呈高信号(图6),延髓右侧背外侧梗死伴眩晕,DWI示延髓右侧背外侧呈高信号(图7)。中脑区域梗死,DWI示中脑右侧背侧呈高信号(图8)。多个脑叶同时有急性梗死灶,右侧颞叶和枕叶内侧梗死伴头晕,DWI显示右侧颞枕内侧呈高信号(图9),左侧延髓及小脑梗死伴眩晕,DWI示左侧延髓及小脑呈高信号(图10)。

讨 论

文献报道,后循环梗死较前循环梗死容易误诊,当后循环梗死伴有头晕症状时,更易导致误诊。本研究中,后循环梗死例,为了了解后循环梗死的特点,做到正确识别后循环梗死,我们分别观察了后循环梗死部位与头晕、眩晕的关系。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梗死后头晕、眩晕发生率最高为单纯单侧小脑部位,占.00%;其次为单纯单侧延髓部位,占75.00%;单纯单侧脑桥部位最低,占49.12%。在例后循环急性梗死中,伴有头晕和眩晕症状者占61.48%。为了研究患者头晕、眩晕的责任病灶是否为急性后循环梗死,我们进行了梗死部位与头晕和眩晕关系的进一步观察。以单纯单侧部位为研究对象,发现小脑、延髓、丘脑和脑桥梗死均可伴随头晕及眩晕症状,提示后循环病变能引起头晕及眩晕症状。本研究中,脑桥近小脑脚处梗死累及前庭神经核及前庭神经入脑桥处患者诉可有眩晕症状;累及脑桥旁正中和背盖部区域,患者诉有头晕症状,这可能与脑桥近小脑脚处是前庭神经入脑桥并到达前庭神经核的部位,脑桥旁正中近背侧是内侧纵束经过之处有关。文献报道前庭神经入脑桥段及前庭神经核受累会出现眩晕症状,脑桥旁正中梗死和脑桥背盖部梗死累及内侧纵束可出现头晕症状,但并不是所有脑桥旁正中梗死患者均出现头晕或眩晕症状,如本研究结果所示,脑桥旁正中梗死共31例,其中20例有头晕症状、11例无头晕症状;无头晕、眩晕症状的11例中,6例有言语障碍,可能影响了头晕和眩晕症状的提取,其具体原因尚未清楚,仍需进一步研究。

丘脑是前庭通路的一个中继站。文献报道,1例丘脑急性梗死后出现上跳性眼震和垂直复视,但本研究中的12例丘脑梗死患者,6例伴随头晕,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既往文献报道,81%的小脑疾病患者有慢性头晕史,31%有发作性头晕和平衡障碍史,本研究中,8例小脑急性梗死患者均有头晕和眩晕症状。在小脑中线,由小脑上动脉支配的上蚓部梗死和由小脑下动脉支配的小脑小结梗死及小脑扁桃体梗死均可导致眩晕,而且小脑小结梗死可出现中枢性位置性眩晕。本研究中的小脑梗死病例中小脑小结梗死患者有头晕症状。小脑前下动脉支配小脑下外侧、脑干外侧部分和支配内耳的迷路分支。小脑前下动脉梗死引起眩晕和同侧肢体辨距不良,也可导致耳聋。文献报道延髓背外侧综合征可出现眩晕症状,本研究中的延髓背外侧梗死患者,既有头晕症状,又有眩晕症状。近年来美国急诊专家提出了头晕及眩晕诊断新思路,将头晕及眩晕统称为头晕,不过分强调是否伴有运动幻觉,而是强调触发因素和时间因素,因为他们研究发现患者往往对于眩晕还是头晕描述不准确。Dieterich等报道14%中脑前庭结构梗死患者可能出现的眩晕往往是一过性的,时间<1d;我们的1例中脑梗死患者有头晕症状,但由于例数少,尚不能说明问题。后循环多个部位梗死出现头晕、眩晕比例较高,可能与累及前庭中枢结构的概率较单个部位梗死多有关。文献报道,颞上回内侧为中枢前庭结构之一,其发生病变能引起中枢性头晕。本研究中的颞叶和枕叶内侧梗死患者均表现为头晕。前庭神经核、绒球、小脑小结单独受累即可出现眩晕,本研究1例患者上述结构全部受累,表现为眩晕症状。文献报道头晕、眩晕是后循环梗死最常见的症状,但并非在每个后循环梗死患者均出现头晕或眩晕,后循环支配的中枢性前庭结构受累才可能出现头晕和眩晕症状。

综上,本研究观察例后循环梗死患者的梗死部位与头晕、眩晕发生的关系,得出后循环急性梗死部位以单纯单侧脑桥居发生最高,但梗死后头晕或眩晕发生率最低,以期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未来还需要纳入大样本量观察梗死与头晕、眩晕间的发生机制以及内在规律。

来源:医院,年第8卷第2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smuo.com/zcmbhl/135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